诗歌的音乐美视频教程 曾永义 5讲 台湾中央研究院
热度:8831 ℃
- 更新时间:2020-07-10
- 来源:台湾中央研究院
- 课程编号:616135
- 格式:MP4
第1讲 诗歌的音乐美(一).mp4 第2讲 诗歌的音乐美(二).mp4 第3讲 诗歌的音乐美(三).mp4 第4讲 诗歌的音乐美(四).mp4 第5讲 诗歌的音乐美(五).mp4
第1讲 诗歌的音乐美(一).mp4 第2讲 诗歌的音乐美(二).mp4 第3讲 诗歌的音乐美(三).mp4 第4讲 诗歌的音乐美(四).mp4 第5讲 诗歌的音乐美(五).mp4
第1讲 成为文人——明清士人的知识歧路与文艺抉择(一).mp4 第2讲 成为文人——明清士人的知识歧路与文艺抉择(二).mp4 第3讲 成为文人——明清士人的知识歧路与文艺抉择(三).mp4 第4讲 成为文人——明清士人的知识歧路与文艺抉择(四).mp4
第1讲 鲁滨逊在中国——漂流文学中的写实与虚构(一).mp4 第2讲 鲁滨逊在中国——漂流文学中的写实与虚构(二).mp4 第3讲 鲁滨逊在中国——漂流文学中的写实与虚构(三).mp4 第4讲 鲁滨逊在中国——漂流文学中的写实与虚构(四).mp4
第1讲 明代的西洋世说(一).mp4 第2讲 明代的西洋世说(二).mp4 第3讲 明代的西洋世说(三).mp4 第4讲 明代的西洋世说(四).mp4 第5讲 明代的西洋世说(五).mp4 第6讲 明代的西洋世说(六).mp4
第1讲 从“中华世界体系”看“中心—边陲”关系(一).mp4 第2讲 从“中华世界体系”看“中心—边陲”关系(二).mp4 第3讲 从“中华世界体系”看“中心—边陲”关系(三).mp4 第4讲 从“中华世界体系”看“中心—边陲”关系(四).mp4 第5讲 从“中华世界体系”看“中心—边陲”关系(五).mp4
第1集 社会经济史理论与中国研究的检讨(一) 第2集 社会经济史理论与中国研究的检讨(二) 第3集 社会经济史理论与中国研究的检讨(三) 第4集 社会经济史理论与中国研究的检讨(四)
第1讲 音乐隐喻与吴梅村之《琵琶行》(一).mp4 第2讲 音乐隐喻与吴梅村之《琵琶行》(二).mp4 第3讲 音乐隐喻与吴梅村之《琵琶行》(三).mp4 第4讲 音乐隐喻与吴梅村之《琵琶行》(四).mp4
第1讲 关于诗歌的音律问题(一).mp4 第2讲 关于诗歌的音律问题(二).mp4 第3讲 关于诗歌的音律问题(三).mp4 第4讲 关于诗歌的音律问题(四).mp4 第5讲 关于诗歌的音律问题(五).mp4
第1讲 中国经学的特质(一).mp4 第2讲 中国经学的特质(二).mp4
第1集 社会科学研究法的多元性与争议(一) 第2集 社会科学研究法的多元性与争议(二) 第3集 社会科学研究法的多元性与争议(三) 第4集 社会科学研究法的多元性与争议(四) 第5集 社会科学研究法的多元性与争议(五)
第1讲 四中全会再提“一国两制”的政策分析(一).mp4 第2讲 四中全会再提“一国两制”的政策分析(二).mp4 第3讲 四中全会再提“一国两制”的政策分析(三).mp4 第4讲 四中全会再提“一国两制”的政策分析(四).mp4
第1讲 反思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新史学的碰撞(一).mp4 第2讲 反思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新史学的碰撞(二).mp4 第3讲 反思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新史学的碰撞(二).mp4 第4讲 反思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新史学的碰撞(二).mp4
第1讲 由圣入凡:世俗化与近代中国的思想变迁(一).mp4 第2讲 由圣入凡:世俗化与近代中国的思想变迁(二).mp4 第3讲 由圣入凡:世俗化与近代中国的思想变迁(三).mp4 第4讲 由圣入凡:世俗化与近代中国的思想变迁(四).mp4
第1讲 英殖民者为何喜爱赛马.mp4 第2讲 英式赌马.mp4 第3讲 建国初期的在华洋行.mp4
第1讲 抗战老兵在台湾(一).mp4 第2讲 抗战老兵在台湾(二).mp4